為做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宣傳工作,扎實開展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宣傳教育,哈電集團開展了“大國頂梁柱 永遠跟黨走”主題文宣作品征集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公司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及離退休人員的積極參與,大家用文字充分展示了公司始終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講述了公司肩負裝備制造業“共和國長子”“中國發電設備搖籃”“中國動力之鄉”職責使命作出的突出貢獻,以公司70年來改革發展的“小場面”“小故事”“小鏡頭”等形式講出了“百年大黨”的故事。哈電集團官微繼續刊登其中的優秀作品,歡迎大家評鑒。
涵養中華文化 賡續精神血脈
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2021年,中國共產黨跨過雪山草地、歷盡艱難險阻,從一艘小小紅船發展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迎來百年華誕。哈電集團國際公司作為哈電集團的重要成員、中國大型電力工程總承包和機電成套設備出口的龍頭企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早在38年前成立之初,便依托巴基斯坦古杜項目實現了中國國產大型電站設備走向世界的夢想,也因此成為中國最早“走出去”承攬海外電力項目的企業。
回顧百年黨史,從紅船起航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再到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藍圖的科學規劃,中國共產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發展壯大,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等實踐中傳承、創新,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這也成為指引哈電集團國際公司奮進前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企業發展 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恭、寬、信、敏、惠”出自《論語·堯曰》,是孔子關于“仁”的五個德目。“恭”,自敬自重;“寬”,與人寬厚;“信”,守信于令、于事;“敏”,治事敏疾;“惠”即“養民也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能行此五者于天下就能“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傳統文化中適合于調理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在哈電集團國際公司38年的成長歷程中,不斷追求與客戶共享成功、與員工共求發展、與社會共同進步,并賦予“恭、寬、信、敏、惠”以新的時代內涵,將其作為全體員工的核心價值觀。
“恭”即莊重、恭敬。要從心里對客戶恭敬,要對項目所在國的國民恭敬,要對員工恭敬,更要對民族和國家恭敬。“寬”即寬厚。要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海納百川”的氣魄。要能容納客戶的嚴苛,體諒合作伙伴的困難,寬厚對待同事。“信”即誠信。企業要有誠信,做人更要講誠信。要靠誠信樹立我們的品牌,脫穎而出。“敏”即勤勉。員工要工作勤奮,行事敏捷,善于思考;公司要有靈敏的市場反應速度,善于抓住時機并牢牢把握;項目執行要有緊迫性,要講究效率,堅決按期完工。“惠”即互惠,有愛心。對民族和國家有愛心,對項目所在地國民有愛心,對員工有愛心,與客戶建立互惠的關系。
哈電集團國際公司職工堅持“恭、寬、信、敏、惠”的員工核心價值觀,以先進的技術、精細化的管理、完善的服務,在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蘇丹、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厄瓜多爾、烏茲別克斯坦、蒙古國、阿聯酋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建了50多個大型電站交鑰匙工程和提供電站成套設備,總裝機容量近5000萬千瓦,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下了哈電印記。
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展現哈電人時代新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鐵人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我們黨之所以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并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的勝利,就是憑著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及由此凝聚成的強大精神力量,而這股精神力量也成為鼓舞哈電人奮勇前行的動力源泉。
古杜電站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北部印度河畔,這里氣溫是巴基斯坦最高的地區,被人們稱為巴基斯坦的“火焰山”,每年4至10月的高溫季節,最高溫度可達55℃以上,地表溫度甚至達到了70℃,而且還經常爆發沙塵暴,一旦襲來,天空便被一片沙塵所遮蔽。自1983年2月簽約后,哈電集團國際公司的一批又一批批建設者們就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經過3年的艱苦拼搏,實現比合同工期提前22天發電移交,成為中國發電設備制造業和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2005年至2011年,在非洲國土面積第三大國家——蘇丹的土地上,同樣留下了哈電集團國際公司建設者們的身影。蘇丹地區不僅氣候炎熱,而且傳染病盛行,特別是當地多發病——馬來熱,傳染性高,潛伏期長,復發率高。在建設蘇丹麥絡維500kV輸變電項目過程中,營地多建在沙漠深處,人煙稀少,生活物資采購困難,艱苦的工作及生活環境是對全體施工人員的嚴峻考驗。然而,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哈電集團國際公司職工憑著一股勇往直前的韌勁,將面臨的所有困難逐一攻克,結束了蘇丹孤網運行的時代,打通了蘇丹電網運行的“大動脈”。
在南美大陸厄瓜多爾第三大城市昆卡西南方向90公里,有一座清潔能源項目——美納斯水電站,記錄著哈電集團國際公司建設者們追求卓越的故事。美納斯水電站由于其地質情況極其復雜,給項目執行帶來諸多困難。挖掘大直徑深豎井,素有“咽喉工程、死亡之谷”之稱,但是經過項目團隊的不懈努力,直徑5.5米、深度452米的豎井,復測中心點偏差僅4.6厘米,鉆孔精度達萬分之一,在厄瓜多爾尚屬首例,創下中資企業海外首例。
從走出國門到共建“一帶一路”,哈電集團國際公司傳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血脈,秉持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博大寬容、勤勉尚學的企業精神,并用實際行動彰顯哈電集團國際公司的責任擔當,展現哈電集團國際公司職工的時代新貌。
立足新起點,奮進新時代。哈電集團國際公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裝備制造企業為目標,涵養中華優秀文化、賡續紅色精神血脈,積極應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機遇和挑戰,在新發展格局中加快推進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譜寫“一帶一路”上的華美樂章。
國際公司黨委工作部 范樂樂